咨询热线:+(86)10 63308519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行车“无人”、调度“有序”: 一座钢铁热轧成品库的智能化重塑之路
来源: 施耐德电气作者: 施耐德电气时间:2025-10-20 23:24:24点击:172

从高楼大厦的“骨骼”,到机械设备的“经络”,钢铁工业担当着国民经济的重要“脊梁”。当前,我国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为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,但整个产业仍面临产能过剩、效率较低、节能降碳、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。在此背景下,以鞍钢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,正围绕降本提质增效目标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,而无人行车与库区的智能化建设正成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场景。


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(简称“鲅鱼圈分公司”)是鞍钢集团对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先钢铁样板工厂而建,从创立之初就坚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方向,连续三年跻身“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”,获评“首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”等,稳居行业第一梯队。


1.jpg


为了解决传统行车作业存在操作人员需求量大、技能参差不齐、缺乏高效调度系统、设备运维复杂度高等难题,鲅鱼圈分公司基于施耐德电气行业领先的IACS智能库区及无人行车系统(Integrated Autonomous Crane System),落地了“1580热轧卷库智能化库区及无人行车改造项目”。该项目自2023年2月开始改造,2024年8月正式竣工,投运后实现了行车无人化和库区智能化运行,减少吊车操作人员超过30名,车间运行的安全性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均大幅提升,其中运行效率较改造之前提升23%,成为鞍钢集团先进智能制造的示范项目。


2.jpg


传统热轧车间面临效率、质量、安全多重挑战


鲅鱼圈分公司1580热连轧工程是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连轧生产线,可生产23个系列、107个品种、上万个规格的产品。1580热轧成品库车间共有4跨14台行车,年产约400万吨,具有作业类型多、作业负荷高、流程复杂等特点。


在钢铁生产的关键流程中,热轧成品库是物流衔接和生产节奏控制的重要枢纽。然而,库区管理系统不完善和落后的装备会带来效率、质量与安全等一系列挑战


首先,传统的行车吊运操作效率相对较低。一台行车如果要完成一次钢卷吊运,需要一位机组操作员通过对讲机和吊运计划单传递吊运信息,一名行车工操控行车,一名库位工找准库位,存在人员需求量大、信息易丢失、危险系数高等难题。


其次,在人员工作强度方面,热轧卷作为非标准化产品,每一卷都有唯一标识的钢卷编号。现场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个钢卷进行位置录入跟踪,工作强度大,而且查找钢卷位置的效率较低。


与此同时,安全问题始终如影随形。行车在距离地面约15米的位置运行,人员在地面操作,二者频繁交叉作业,存在安全隐患


最后,产品质量问题也亟待解决。人工司机操作行车时,由于吊运精度不高,夹钳容易对热轧卷表面造成划伤或压痕,直接影响产品品质。一旦发生问题,还需将钢卷退回返修,导致资源浪费和客户满意度下降。


鞍钢集团鲅鱼圈分公司钢铁热轧部首席工程师孙伟表示:“面对传统库区管理和行车作业存在的种种挑战,施耐德电气为我们提供了行业领先的IACS无人行车系统,它包含面向钢铁行业定制的WMS库区管理系统、行车自动化、地面控制和行车运行监控系统四大核心。通过基于AI的调度算法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,实现跨间资源动态分配,有效帮助我们优化多台行车的协同性,减少冲突作业。”


3.jpg


打造复杂度高系统性能强大的无人行车解决方案


日常运营中,库区需要全流程处理每一个钢卷,作业量巨大,生产效率要求高。施耐德电气通过先进的调度算法和领先的自动化技术,携手鲅鱼圈分公司打造了目前市面上复杂度高,系统性能强大的无人行车解决方案。


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钢铁行业经理宋跃辉表示:“无人行车解决方案基于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一体化架构,采用AI技术制定库区管理策略,在动态堆场资源分配技术,闭环防摇控制技术、实时扫描与3D识别技术、动态三轴联动技术、行车路径优化技术、运行中禁吊区避让技术等方面做出诸多突出创新,让钢铁企业的库区运行更加安全、可靠、高效。”


动态资源分配算法担当着整个系统的“核心大脑”。通常而言,库区中每增加一台行车,调度算法的复杂程度都会呈现指数级增长,而该项目涉及4跨14台行车,多台行车到同一区域交叉作业时存在避让问题。同时,要求极高的单位时间消峰能力。针对于此,先进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能够综合考虑生产计划、设备状态、码垛原则、行驶路线等因素,结合库区作业的动态特性及装卸过程,建立库区资源优化分配的数学模型,减少库区内倒库作业,降低库区的装卸作业时间,实现整个作业流程的效率最优。


4.jpg


实时扫描与3D识别技术则为库区装上一双“智慧眼睛”。库区的钢卷间距小,且鞍座不规整,要求极高的定位、消摆和识别能力。实时扫描与3D识别技术基于安装在行车上的扫描仪来判断钢卷的尺寸、抓取的位置,从而实现更精确的自动抓取、全自动卡车鞍座识别、全流程无人装卸,同时实时3D扫描技术能检测钢卷的外形缺陷,如断带,塔形卷等,提高安全系数。


5.jpg


此外,高精度的闭环防摇控制技术能有效减少物料摇摆,实现行车和物料的精准定位,提高行车作业效率;动态三轴联动技术能同时控制纵向、横向、高度方向联动,优化行车作业时间,提升物流效率。施耐德电气用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,引领钢铁行业迈向库区管理的数字化新征程。


6.jpg


实现从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


如今,经过改造的1580热轧卷库区实现了从热卷入库到打包、平整、倒运、取样以及钢卷出库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,满足单天1.3万吨全流程产能需求。工作人员只需要编制好生产计划、转库驳运计划,系统就能自动分配任务并设定行车行驶路线完成吊运作业,并可24小时不间断运行,提高吊运作业的标准化和连续运行作业效率,降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停机时间、往返路程、搜寻时间和倒库次数。


入库环节,系统能够依据各跨的实际库容、存储能力以及行车作业情况,在兼顾工序的前提下,进行普通钢卷和特殊钢卷的智能分流:分卷原料智能进平整跨区,缓冷钢卷智能入坑,缺陷钢卷智能标记化。单跨小时下卷能力平均在16卷,下卷能力完全满足轧线生产需求。


7.jpg


包装环节,为了充分发挥无人行车连续运行的优势,对包装钢卷包装时间进行柔性调配,并通过提前倒垛、行车协同等功能实现包装钢卷的及时缴库;通过围栏、安全门锁、安全限位等设备的安装并配合安全作业流程、行车自动绕行、安全系统监控等措施,保证打包作业人员的安全。


8.jpg


当作业空闲时,系统还能控制无人行车开启预倒垛功能,按照后续工艺自动对钢卷堆垛进行整理,例如:当分卷步进梁满,行车会自动将原料备到上料区;发货没有发货任务时,按照合同号进行钢卷整理,同时将钢卷吊运至离装车最近的位置,大大提高了分卷备料效率和发货效率。


9.jpg


随着项目正式投运,自动运行率达到99%以上。而无人行车的规范化标准化作业,也使得人工操作行车造成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均降为0。


除了效率的优化、人员的减少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,鲅鱼圈分公司的管理模式也由此实现了升级——现在,坐在中控室,管理人员即可通过数字孪生模型查看行车运行情况,以数字化替代传统人工传递和管理信息的模式。


10.jpg


鞍钢集团鲅鱼圈分公司钢铁热轧部生产主任杨玉青表示:“鞍钢1580卷库是目前业内作业量最高、流程最复杂的钢卷库之一,我们携手施耐德电气在该钢卷库取得的智能化实践成果,将为钢铁行业的更多复杂库区提供可借鉴、可复制的蓝本。未来,鞍钢集团还将与施耐德电气一起,全方位推进企业数‘智’化转型和绿色发展,打造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新标杆!”

 

关于施耐德电气

 

施耐德电气的宗旨,是通过赋能所有人最大化利用能源和资源创造影响力,推动人类进步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。在施耐德电气,我们称之为Life Is On。


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您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可信赖伙伴。


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,我们将世界领先的电气化、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智慧工业、具有韧性的基础设施、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、智能楼宇以及数智家居中。依托于丰富的行业专长,我们提供AI赋能的端到端全生命周期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,涵盖互联互通的产品、自动化、软件和服务,并采用跨平台的产业数据基座和“数字孪生”,助力客户实现盈利性增长。


我们是一家以人为本的企业,拥有16万名员工、逾百万的合作伙伴、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。我们庞大的生态圈能够确保贴近每一个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。我们遵循有意义的企业宗旨,拥抱多样性和包容性,为全人类的可持续未来持续努力。

 

www.se.com/cn


> 评论留言:
杂志更多+
联系地址: 北京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A19 企业邮箱:steve.zhang@fbe-china.com
©2019 版权所有©北京中福必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  京公安备11010802012124京ICP备16026639号-2